《跃》歌词有感

|
#心情 #音乐
最后更新于


预计 10 min read


前言

个人分析

歌词分析

第一段

1
像藏蓝色丝绸
2
海洋静谧依旧
3
我用背鳍裁开起伏的褶皱
4
月光无声弹奏
5
鱼群翩翩舞动
6
我深情地唱着听不见的歌
  1. 首先映入的是专辑封面,破旧的船只像一只巨大的鲸鱼,在水里漫游,同时介绍了故事背景。

  2. 然后将自己带入到鲸鱼的视角,“自己”(鲸鱼)的歌声 52 Hz 的声波同伴听不到,也隐喻自己也没有同伴了。

  3. 故事开端的美丽画面与“听不到的歌”形成了反差对比。

第二段

1
像乳白色蜉蝣
2
它竟不会腐朽
3
总是陪我徜徉渐暖的洋流
4
为寻一次相拥
5
散布我的影踪
6
有谁回应了我被遗忘的歌
  1. 这段我第一次真的没看懂,突然来了一个转折。画面突然就变了,而且这边的歌曲调调还是比较平缓,没有那种沉重的感觉。

  2. 这里的“乳白色蜉蝣”和“不会腐朽”已经明示了是塑料袋等海洋垃圾,并且表明不能像“蜉蝣”生命短暂而消逝。

  3. “为寻一次相拥;散布我的影踪”,这里表明自己的同伴几乎没有了,呼应第一段的最后,并且表明“自己”(鲸鱼)还在被人类进行追捕以及研究,对下文的研究做铺垫。

  4. “有谁回应了我被遗忘的歌”这句也是对下文进行铺垫,并且引入小高潮。

第三段

1
是那沉没的舰
2
是那无尽的夜
3
是那盏灯塔在忽明忽灭
4
我时而跃出海面
5
我时而脸抚深渊
6
总感觉 一切无际无边 又在鱼缸里面
  1. 对上文的”回应”做回答,多个“是”表明不同的心境。

  2. “是那沉没的舰”表明是人类对鲸鱼(以及更多的海洋生物)的研究的回应,比如鱼群雷达等等发射的各种波;

  3. “是那无尽的夜” 表明“自己”在夜晚也会遭到人类的捕捉以及猎杀,并且引出下位的灯塔。

  4. “我时而跃出海面;我时而脸抚深渊”这里表明海洋生物的生活的险境,跃出海面,但是也会面对深渊。这里的“深渊”不一定是代表死亡,更多的是人类的捕杀,或者巨大的船锚。

  5. “总感觉;一切无际无边;又在鱼缸里面”把自由与囚禁的矛盾感写绝了——人类视角看海洋辽阔,但对生物来说可能像被困在鱼缸。

第四段

曲调分析

中间夹在着海洋以及海鸥的声音元素,更加符合歌曲背景,海鸥声音含有多种含义。

  1. 不祥的预兆: 海鸥叫声通常与海洋相关,但在此处(紧接着“鱼缸”的窒息感后),它不再是自由翱翔的象征,而是灾难的报丧鸟。它预示着即将到来的“酒红色污垢”(石油污染/血腥)和随之而来的“漏网之后留下了伤口”。

  2. 生态链崩溃的具象化: 海鸥被“血”或“污垢”(石油污染导致鱼类死亡或泄露)吸引而来,直接可视化了污染对食物链的破坏,成为人类破坏行为的“帮凶”或“见证者”。

  3. 生态链崩溃的具象化: 海鸥被“血”或“污垢”(石油污染导致鱼类死亡或泄露)吸引而来,直接可视化了污染对食物链的破坏,成为人类破坏行为的“帮凶”或“见证者”。

接下来就是更多的薛氏假音,强调情感,把人引入更深的情绪里面。

在最后情感回转,调调回转了一下,之后童声的和音直接上来了,将整首歌词引入情感力量和思想深度的核爆点,引入了“人类未来”的维度,将鲸鱼的哀歌与人类的命运紧密捆绑,让挽歌成为跨物种、跨世代的共同悲鸣,让虚幻的希望承载着沉重的忏悔,最终指向那个令人窒息的诘问:“还是说有人类就无解”。童声的纯净,让这份沉重和绝望显得更加刺骨和不可承受

我在这里听的第一遍没有感觉,因为没有任何情感在里面,但是听的多了,就会直接浑身起鸡皮疙瘩,太有情感爆发了。

结尾

纯路人没有任何专业的评判,只是对该歌曲的赞赏,真的会有很多共鸣,不管是音乐里面的细节还是音乐结尾的新闻播报,都是一种创新方式,或者说是一种引人共鸣的方式,都是一种赞赏,不仅能“看”到描绘的画面,更能“听”到其中的绝望、悲鸣、虚幻的希望以及对未来的终极叩问。

我听完这首歌第一直觉就是 MV 不好拍,尤其是真人 MV 视频不好拍,如果是动画短片,我觉得不为是一种更好的解决办法,里面的专场以及特效都能更好的呈现,但是我还是觉得不要制作这个 MV,这种宏大的幻想在脑子里能够更好的显示出来。

我在这里已经写了一个小时了,均为有感而发,最后还是那句话~

“我们的心愿是: 世界和平~”